股票代码:430251

 

新闻中心

时评:京张铁路百年蝶变,复兴号驰骋新时代

 

中国网

2025年,恰逢“中国铁路之父”詹天佑诞辰164周年,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,京张铁路与京张高铁的时空交汇,既是中国铁路从“争气路”迈向“复兴路”的缩影,更是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见证。詹天佑以“各出所学,各尽所知”的信念,在列强环伺中筑起京张铁路,打破“中国人不能自主修路”的偏见;而今,中国高铁以北斗导航、智能驾驶、超导磁浮等硬核技术领跑全球,从“追赶者”蜕变为“规则制定者”。这一跨越,不仅是技术的飞跃,更是民族自信的觉醒,是詹天佑精神在新时代的鲜活注脚。

IMG_256

自主创新,从“人字坡”到“北斗网”,核心技术铸就铁路脊梁。詹天佑的“人字形线路”与“竖井开凿法”,是百年前中国工程师对崇山峻岭的智慧宣战;而今天,京张高铁的北斗导航系统以厘米级精度实现350公里时速下的自动驾驶,CR450动车组以碳纤维车体、永磁牵引技术突破时速400公里大关。从“借力打力”到“自主定义”,中国铁路用硬核技术回应历史之问:核心技术是买不来、求不到的。正如詹天佑纪念馆馆长史文义所言,京张铁路的“人”字形线路不仅是工程奇迹,更是“将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”的隐喻。当前,中国铁路科技创新联盟联合56家科研院所攻关107项核心技术,IGBT芯片从依赖进口到完全国产化,印证了“唯有自立自强,方能挺立潮头”的真理。

精神传承,从“争气路”到“连心桥”,铁路为民初心不改。詹天佑曾言:“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,必须成功!”这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追求,更是对民族尊严的捍卫。百年后,中国铁路将这一精神融入血脉。青藏铁路攻克冻土难题,让“天路”联通雪域高原;中欧班列穿越亚欧大陆,成为“一带一路”的钢铁驼队;公益性“慢火车”几十年如一日穿行深山,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。张家口下花园区的“京张铁路记忆馆”中,500余张历史照片与2000件老物件无声诉说着“铁路为民”的初心,而京张高铁开通6年输送旅客超133万人次,让“一小时经济圈”激活区域协同发展。铁路不仅是钢轨上的国家名片,更是连接民心的纽带。

服务国家战略,从“实业救国”到“交通强国”,铁路赋能发展新格局。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,张家口因煤炭资源成为战略要冲;如今,京张高铁串联京津冀与西北城市群,带动崇礼冰雪经济年产值突破百亿元,太舞小镇从偏僻村落跃升国际滑雪胜地。中国铁路以“基建+创新”双轮驱动,构建起“三双循环”货运网络。中欧班列跨里海新通道将义乌至马德里运输时效压缩至12天,铁路冷链网络覆盖全国70%农产品主产区,云南鲜花48小时直达哈尔滨,损耗率从15%降至3%。这种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,正是詹天佑“实业报国”理念的当代升华,也是“交通强国”战略的生动实践。

百年前,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上镌刻下“争气”二字;百年后,中国铁路以16.5万公里营业里程、5万公里高铁网续写“复兴”篇章。从“北斗组网”到“墨子升空”,从“CR450风驰电掣”到“高原氢动力机车”,中国铁路用科技创新诠释“各出所学”的嘱托,用惠民利民践行“各尽所知”的初心。这条横跨两个甲子的铁路长卷,既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未来的宣言,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,方能铸就民族复兴的钢铁动脉。

(来源:中国网 作者:侯利彬)

 

 

上一篇

首页    时评:京张铁路百年蝶变,复兴号驰骋新时代

下一篇